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19日(周二),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407個產品類別納入鋼鐵和鋁關稅清單,適用稅率為50%。美國商務部當天同時確認,這一新關稅政策已于本周一(8月18日)正式生效,此舉大幅擴張了此前特朗普政府針對鋼鋁等關鍵大宗商品設定的征稅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發布的清單僅以具體的海關編碼標注新增產品,而非產品名稱。
??例如,滅火器這一類產品在清單中僅被標注為“8424.10.0000”,是數百個10位編碼中的一項。這種呈現方式讓公眾難以全面了解究竟哪些產品受到了本輪關稅擴展的影響。

從覆蓋品類來看,此次新增清單涉及范圍相當廣泛,既包括風力渦輪機及其部件、移動起重機、鐵路車輛等大型工業設備,也涵蓋家具、壓縮機與泵類設備等日常工業及民用產品。這些產品或完全由鋼鋁制成,或包含鋼鋁部件,均因與鋼鋁相關的屬性被納入征稅范圍。
此次政策并非孤立調整。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將進口鋼鐵、鋁及其衍生制品的關稅從25%提至50%,而此次將407種衍生品納入清單,正是對這一政策的進一步擴圍。

從美國本土來看,政策的“反噬”已初現。美國制造業對進口鋼鋁的依賴度頗高,尤其在鋼鐵半成品板坯領域,國內存在約500萬噸的結構性供給缺口,需大量從巴西等國進口。

關稅加征直接推高了原材料成本,疊加市場波動影響,美國大型鋼鐵生產商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已在6月底停產三處設施,2025年第二季度更是虧損4.7億美元,正通過出售資產挽回損失。多家媒體分析認為,美國制造業或將長期面臨“生產成本攀升+關稅壓力”的雙重打擊。
在全球受影響的經濟體中,韓國的處境尤為嚴峻。此次美國加征關稅的407種品類,大多是韓國對美出口的主力產品,甚至部分化妝品的鋁制容器也被納入其中。據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這些品類去年對美出口總額達118.9億美元,占韓國對美出口的相當比重。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此次美國加征關稅的產品清單中,涵蓋了眾多中國具有出口優勢的品類。
這無疑給相關出口企業帶來了巨大挑戰。許多企業原本的利潤空間就較為微薄,50%的高額關稅遠遠高于其利潤,使得企業面臨要么大幅提高產品價格從而喪失市場競爭力,要么自行承擔關稅成本導致虧損的艱難抉擇。

對于中國相關行業而言,一方面,需要加速產業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減少對價格優勢的依賴,從而降低關稅對利潤的影響;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其他海外市場,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存度也至關重要。同時,政府層面或許也會出臺相應政策,幫助企業應對此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