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包裹新稅制
眼看年底旺季將至,跨境賣家們備貨的備貨,拆爆款的拆爆款,就為了黑五網一搶占先機,然而,旺季號角尚未吹響,美國關稅又出了幺蛾子。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布一則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終止針對所有國家的“最低免稅限額”(de minimis exemption)政策,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進入美國不再享受關稅豁免特權,同時將迎來全套海關審查與征稅流程。
這意味著,每天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市場的400多萬小額包裹,正式向延續近90年的關稅豁免說再見,一時間,數百萬美國“海淘客”收到額外一筆賬單,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美國大大小小企業也神經緊繃。
美國小額包裹免稅優惠取消 圖源:npr
具體來看,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布的指引指出,新稅制將設置六個月的過渡期至2026年2月28日,在2026年2月28日之前,允許郵政承運商根據包裹原產國關稅水平,選擇向每個包裹繳納80-200美元的分檔“固定關稅”。
例如,對于英國、歐盟等特朗普設定關稅率低于16%的國家,包裹固定稅費為每件80美元;對于墨西哥、越南等關稅稅率在16%-25%的國家,出口美國的包裹需繳納每件160美元的固定稅率;固定關稅的最高一檔是每件200美元,針對的是中國、加拿大、巴西、印度等稅率超25%的國家。
分檔征收固定稅率 圖源:BBC
美國海關官員還指出,六個月過渡期一過,也就是2026年2月28日后,各郵政機構必須全面轉向包裹價值征收“從價稅”,即按商品價值比例征稅。
對此,特朗普表示,暫停最低免稅限額措施將有助于美國降低貿易逆差。而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則認為,此舉將為美國國庫每年增加100億美元的收入。
不過,白宮官員們冠冕堂皇的說辭無法掩蓋關稅新制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帶來的經濟負擔。
貿易專家Deborah Elms表示,小公司尤其會感受到美國海關清關所需昂貴審計的壓力,這使得賣家難以保持價格穩定。紐約女士專營手工女鞋的老板Theobalds坦言,低成本的切入點不復存在,她不知道如何向客戶解釋商品價格上的變化。?
美關稅新政可能導致漲價浪潮 圖源:BBC
二、對中國賣家影響有限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表示,特朗普這一政策對于中國電商的風險可能有限,中國電商巨頭極具韌性,很可能迅速適應新的貿易環境。事實也正是如此,雖然特朗普針對小額包裹的關稅新政來勢洶洶,但對于已經經歷過一次磋磨的中國賣家來說,并不是生死大關。
早在今年2月,美國就宣布取消T86快速清關政策,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價值低于800美元的進口貨物收取相應關稅,盡管中間出了一點意外,但T86免稅還是于今年5月2日正式取消,中國跨境賣家正式告別免稅時代。與此同時,自特朗普上臺后不斷上漲的美國關稅,也讓賣家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
美國取消T86清關政策 圖源:zesenai
銷往美國的成本增加已是大勢所趨,大批賣家選擇提前在美國建立倉庫、同時開拓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等方式以緩沖沖擊。此外,Shein和Temu等中國跨境平臺也在美國設立配送中心,這將有助于減輕部分關稅成本。
來自廣西的跨境賣家Ricky Luo早在去年做好了準備,他表示:“那時我們感受到壓力,特別是知道特朗普很可能回歸并帶來新一波關稅,于是我們開始在美國本地尋找倉庫……現在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庫存,每日總商品價值超過2萬美元。”
賣家Theobalds也補充道,與其他國家正在努力加快步伐應對美國關稅上漲的跨境公司相比,中國跨境企業在處理相關文書工作方面“領先了幾個月”。
中國賣家應對自如 圖源:BBC
更何況,5月取消的T86關稅是針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商品,而此次取消“最低免稅限額”卻是美國對全球“一刀切”,對于中國跨境賣家來說反而更公平。當全球賣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供應鏈方面更有優勢的中國商品反而更容易勝出。
更值得注意的,反倒是目前全球對于跨境電商免稅進口的收緊政策,歐盟、墨西哥、越南、英國、日本等市場都在調整跨境稅收政策。
在此背景下,未來跨境電商業態或將進一步向本地化備貨、品牌化出海和合規化運營演進。誰更快適應,誰就能在變局中打開新局。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賣家已經跑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