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電商市場出現新商機
近年來,印度快消品行業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這也為跨境電商賣家開辟了一片充滿機遇的新藍海。
近日,數據分析公司NielsenIQ發布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快速消費品(FMCG)行業銷售額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長13.9%,其中電子商務正在成為關鍵的增長引擎。
印度快消品銷售額有所增長?圖源:businessline
詳細來看,報告顯示本季度市場總體銷量增長6%,價格上漲7.4%;而從渠道表現來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上升勢頭,在八個大都市地區超越現代貿易(MT,包括購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其中南部大都市在電商滲透方面領先,市場份額達到18.4%。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農村地區銷量增速已連續六個季度超過城市地區,其中農村地區增幅達8.4%,而城市地區僅為4.6%。
農村需求支撐快速消費品增長?圖源:nielseniq
近幾年來,印度電商市場爆發出強勁的實力,不僅網購人數爆炸式增長,人均網購支出也大大增加。
有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印度33%的互聯網用戶將在網上購物,印度網購用戶數量預計將增長到3.5億至4億人。其中,時尚和服裝預計將成為在線支出最高的品類,占在線零售支出的25%;電子產品雖然份額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會占據約23%的市場份額;食品和快速消費品增長也十分亮眼,預計占在線零售支出的16%。
早在今年3月,Redseer就發布報告顯示,印度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9財年增至1620億美元,相較2024財年的640億美元增長近100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電商市場。
印度電商市場迅猛增長?圖源:financialexpress
同時Redseer報告還指出,印度二線及以下城市正在成為電商增長的核心動力,預計到2029財年,二線及以下城市貢獻將接近65%的電商訂單量。
2.海外下沉市場火熱
從消費需求端看,在全球經濟波動的大背景下,海外消費者的購物決策愈發謹慎,對商品價格的敏感度顯著上升,“性價比”開始成為多數人消費時的核心考量。此時,下沉市場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更為突出,這部分原本就對價格敏感度更高的群體,對低價的需求被進一步激活。
從市場供給端看,企業對“消費者選便宜貨”趨勢的應對,恰好成為下沉市場爆發的催化劑。以Temu、亞馬遜低價商城為代表的平臺,通過供應鏈優化推出低價商品,將目光投向消費潛力未被充分挖掘的下沉市場,進一步填補了下沉市場的供給空白。
市場數據清晰印證了這一變化:據蘋果年度榜單數據顯示,2024年Temu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免費應用。并且至今平臺熱度依然居高不下,據今年二季度報告顯示Temu的累計下載量也成功突破了10億大關。
2025年第二季度Temu下載量突破10億 圖源:investing
而亞馬遜也在不斷發力下沉市場,近期亞馬遜墨西哥還在其移動應用中推出了低價商店Amazon Bazaar,旨在提供低價時尚、生活方式及實用商品,吸引更多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增加用戶粘性和復購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過去以低價日用品為主的消費結構正在改變,電子產品、家電等高客單價品類也在逐漸滲透下沉市場。
以亞馬遜2024年大印度節期間的數據為例,彼時有400多萬新顧客首次在亞馬遜上購物,其中超過80%的新客戶來自二線或二線以下城市,在智能手機、消費電子、美容產品等熱門類目中,來自二三線城市的訂單數量也大大增長。
各品類銷售情況?圖源:亞馬遜官網
當然,跨境電商平臺在進軍下沉市場時也面臨諸多挑戰,物流配送便是首要難題。換句話說,下沉市場的爆發,既是充滿機遇的藍海疆域,也是檢驗實力的市場試金石,想要更好拿下下沉市場、農村等地區,就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承擔高昂的物流成本。
總的來說,下沉市場的迅猛發展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跨境商家若能有效規避運營層面的潛在風險,同時憑借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與數字化運營能力,便有機會在這片增長沃土中占據一席之地。